2016-09-24
luck_lee1101
一、计算机学科简介
青岛大学计算机学科依托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山东省“十二五”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重点学科、山东省高校“十二五”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健康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学科与海信集团合作建有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本学科具有正高级职称 11人,副高级职称3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人,青岛市专 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项目子课题、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 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0余项,横向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2130多万元。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410余 篇,其中EI/SCI收录19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办和承办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余次。
二、合作导师简介
(一)邵峰晶,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青岛市主委,青岛市政协副主席。1991年于大阪大学获博士学位。1991年— 1993年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中央研究所博士后。1994年8月回国,到青岛大学任教。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仿真应用分会副理事长,山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 长,《计算机仿真》副主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计算机应用重点学科负责人,青岛市软件 重点实验室主任,青岛大学软件技术研究所所长。目前主要从事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嵌入式软件、增强现实技术、网络系统复杂性的研究。主持国家 “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部“十五”科技引导项目、国家科技部中 小企业基金项目、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山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 励基金项目、山东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及青岛市科技攻关计划等若干项。近年来,以第一名次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 进步二等奖5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其它厅委奖励多项。获青岛市首批科技功勋奖、中国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 奖。出版著作2部,获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成果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
(二)潘振宽,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民盟盟员。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山东省学科带头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8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博士学位。2005年—2006年、2014年— 2016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欧文分校数学系访问学者。担任山东省高校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 国图形图像学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办公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青岛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青岛市 信息化促进会秘书长。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出版教材与著作4部,发 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索引8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完成国家科技部公关引导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山东省博士基金项 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获山东省、青岛市科技进步奖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余项。
(三)于佳,博士,教授,青岛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所所长。2000年7月于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3年6月于山东大学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6年6月于山东大学网络信息安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纽约州立大学 Buffalo分校进行学术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密码学、云计算安全、大数据安全。现为中国密码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密码学会高级会 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青岛市计算机学会理事、山东省计算机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委会委员。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包括:主 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面上2项,青年1项)、“十二五”国家密码发展基金1项。目前是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Security》编委。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SCI)、《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SCI)、《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SCI)、《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SCI)、《Information Sciences》(SCI)、《Computers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CI)、《The Computer Journal》(SCI)、《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SC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Mathematics》(SCI)、《Advances in Mathematics of Communications》(SCI)、《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SCI)、《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SCI)等30多个国际著名期刊的审稿人。在信息安全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一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在国际会 议上作学术报告20余次。获第八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首位),青岛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首位)等奖项多 项。获批美国发明专利两项。
(四)李建波,博士,教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2009年6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院长助理,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传感器网络专业委员会委员。2013年11月-2014年5月在美国Fordham University进行学术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网络优化、移动车载网络、机会网络和蜂窝网络中的路由协议、拓扑控制和数据分流技术。目前主持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4项、主持“车联网关键技术研究”等横向课题4项,科研经费300余万。在科学出版社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容 迟网络中的路由算法》。在《Ad Hoc Network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 Hoc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和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先后获山东 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首位)、山东省第一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首位)等奖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