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资料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综合知识> 综合知识资料

教师招聘中国美术史—先秦美术试题3

2025-01-18 xredued01


11.《青铜象尊》为( )遗物,象的头部及周身通体满饰龙、夔、虎等浮雕纹样。

  A.西汉 B.商代

  C.夏代 D.东汉

  12.已知北方春秋漆器中最早的实物为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出土的漆盘和漆( )。

  A.罐 B.杯

  C.碗 D.豆

  13.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青铜器是( )。

  A.兵器 B.礼器

  C.酒器 D.水器

  14.“俑”作为随葬品大约的起源于( )。

  A.秦汉时期 B.商周中期

  C.春秋战国 D.唐宋时期

  15.《人物御龙帛画》格调庄重典雅,该作品是( )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

  A.1942年2月 B.1955年3月

  C.1973年5月 D.1982年4月

  【参考答案】

  11.【答案】B

  【解析】据相关文献记载,目前海内外博物馆中收藏的《青铜象尊》已发现五件。其中商代象尊三件,西周象尊和不明年代象尊各一件,均为“镇馆之宝”的馆藏文物。商代青铜象尊中,以1975年湖南省醴陵市狮子山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商象形尊”最为珍贵。其高22.8、长26.5厘米。尊盖已失,椭圆形尊口开于象背之上。故本题选B。

  12.【答案】D

  【解析】春秋时期漆器工艺存在着南北两个系统。已知北方春秋漆器中最早的实物为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所出土的漆豆和漆盘。每件豆的盘壁内外都有6个蚌泡,这是商与西周传统工艺的延续。镶嵌工艺在北方漆器的制作中普遍运用,从装饰纹样看,春秋时期的北方漆器基本沿袭了西周的青铜器纹饰。故本题选D。

  13.【答案】B

  【解析】礼器是古代中国贵族在举行祭祀、、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比如西周时期的祭祀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庶士三鼎。也有一些用于统治阶级祭祀的青铜器,被称为“礼器”,其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最高。(出自赣美版初中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故本题选B。

  14.【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俑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宋朝以后纸明器开始流行,陶、木、石质的俑开始渐渐减少。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胜的神物。俑大多真实地模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各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故本题选B。

  15.【答案】C

  【解析】《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一号墓出土,也属于葬仪中引导墓主人升天这一类祈祷性作品,画面中心绘一有胡须的男子,侧身直立,身配宝剑,手执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正向天国飞升。龙头高昂,身平伏呈舟形,翘起的尾上立一只鹭,圆目长嘴,顶有翰毛,仰首向天。画中人物上方有一舆盖,三条飘带随风拂动。绘者较好地把握了从细微的局部来烘托主题,画中龙、人物均面向左,而人物的飘带、舆盖上的饰物则向右,表现出种较强的方向性和人御龙出行时的动感。画中部分还偶用了金白粉彩,它为我们了解那些金碧辉煌的楚国壁画提供了一定的实证。这幅帛画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金的粉彩的作品,人物用流畅的线条勾描,再施以平涂和渲染,画中龙、鹭、舆盖基本用白描勾勒,表现出绘者纯熟的绘画技艺和对状物的精心细致的观察。故本题选C。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