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xredued01
一、知识讲解
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创始者是普莱西,贡献最大者是斯金纳。
【注意:这里需要大家注意区分一下。虽然程序教学创始人是普莱西,但是“程序教学之父”是斯金纳,因为他做出的贡献更为突出。】
(一)“一”对象
程序教学对学生有较高要求,主要对象是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
(二)“二”原理
斯金纳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了程序教学模式。
(三)“三”条件
斯金纳认为学习过程的有效进行有赖于三个条件:小步骤呈现学习材料;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
【这个知识点一般考查多选题,可以用一个小口诀来记忆。“小反调”,“小”小步骤呈现学习材料;“反”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审清题目,延时反馈是错误的;“调”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
(三)“四”程序
程序教学的教学程序:解释-问题-解答-确认正误
(四)“五”原则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1.小步子原则
程序教学将学习内容分解成很多小单元两个小单元或小步子之间是前后连贯的、知识相连的,推进的幅度是很小的,因此学习起来难度相差较小,所以学习者容易成功,从而获得自我效能感。而学生学习效果显现,信心提升,对下一步的学习也有兴趣。
2.积极反应原则
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学习状态。激发内在动机,指通过启发、诱导、说理等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加强外在诱因,则是通过物质或精神的奖励,或去除学生厌恶的刺激而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增强,学习动机增强。
3.即时反馈原则
为了保证实际成效和持续推进,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及时检测、诊断与评价。检测的结果就是反馈的信息。反馈就是诊断错误、解决问题、评价优劣,使学生始终对自己的学习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能在纠错的道路上前进。
4.自定步调原则
程序教学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进度,使自己有了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思考空间。学生在自定步调的学习中真地学懂了再进入下一步的学习,学习在求真求效的情境中进行,因而也更显科学合理,更容易成功。
5.低错误率原则
程序教学编制者可根据记录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并修改教学程序,使之更适合学生程度:又由于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编制的,学生每次都可能作出正确反应,从而把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