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题库> 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历史学科题库: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下)

2016-06-24 xredued04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备考需要一定的历史功底,对于已经丢掉书本多年的考生,我们推荐历史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考题精炼】

1.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 )。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

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

2.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这位妇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 )。

A.汉代 B.六朝 C.唐代 D.宋代

3.下列政府对工商业管理的措施或规定,没有对商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是( )。

A.秦朝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西汉初年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C.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制度 D.唐朝仍然实行商人入市籍的规定

4.《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门者,处徙刑两年。”这表明唐朝时期( )。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严格维护坊市制

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D.允许郡县开设市场

5.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这个“集”在宋代应属于( )。

A.城市 B.都市 C.夜市 D.草市

【参考答案】

1.【答案】A。解析: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组织商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徽商和晋商,商帮为强化地方商业经营的凝聚力和寄存货物的方便,在外地建立会馆,所以结合史实可知A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项。

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说明此时的 “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即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原来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这反映的是宋代商业发展的状况。故选D项。

3.【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度量衡和货币,通行半两钱,为当时经济秩序的稳定提供了条件,A项说法正确。

4.【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非时开闭坊门者,处徙刑两年”等,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相关内容——唐代对商品经济的严格管理。据此,本题正确答案选B。

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集市,农村或小城镇中定期举办的买卖货物的市场,应该是草市。所以答案选D。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