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题库> 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历史学科题库:中国近代史章节练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五)

2016-06-24 xredued04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备考需要一定的历史功底,对于已经丢掉书本多年的考生,我们推荐历史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判断改错题】

1、华北事变以后,国民党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因此共产党必须坚持“工农共和国”的口号。

【答案】此观点错误 华北事变以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的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这时党提出了“联蒋抗日”的口 号,后来,党又适时地提出“逼蒋抗日”的口号,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主张和平解决,使事变得到妥善解决,十年内站基本结束,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创造了条件。

2、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

【答案】此观点正确。

3、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实行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

【答案】此观点正确。

4、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是民主革命的重要时期,因此抗战时期也必须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答案】此观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联合和团结最广大的人民,应该停止地主土地的政策,而是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便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得到实惠,提高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有利于保障根据地的社会稳定。

5、抗战爆发后,英美政府采取了坚决支援中国抗战的立场。

【答案】此观点错误。抗战爆发,美国对日本一度奉行绥靖政策。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美国采取两方面政策,一方面向中国提供援助,另一方面又向日本大量出口战略物资。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