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5
xredued04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备考需要一定的历史功底,对于已经丢掉书本多年的考生,我们推荐历史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第五章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和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
国际政治力量的分化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
三种力量:法西斯的的反动力量、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力量、以苏联为代表的反法西斯和平力量
变化:人民的民主力量与资产阶级的民主力量的同盟,是对世界和平最为有利的因素;法西斯与西方国家达成了暂时的妥协,最为不利的前途(祸水东引);苏联孤立自保,防止德国,避免对苏联的首先进攻
巴图外交:
是1934年2月以法国现实主义政治家巴图提出的为抗衡德国的威胁,维护法国自身及其欧陆同盟体系的利益,创建一个欧洲安全体系的大联盟方针,史称 “巴图外交”。其外交方针主要包括:对德国的毁约扩军行动采取强硬立场,不承认其合法性;坚决维护国联,维护欧洲现存的国际秩序和领土边界;创建集体公 约;加强法国的欧洲同盟体系,但最终巴图外交以失败告终,没有建立起一个欧洲大陆的安全体系。
法西斯侵略的扩大和西方国家的不干预政策
(一)德国的毁约扩军和轴心国的形成:
1.德国毁约:退出裁军谈判和国联;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颁布新的军役法;《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突破性的胜利,《凡尔赛合约》对德军事限制遭到破坏);1936年3月7日,希特勒进驻莱茵河非军事区,凡华体系最终打破。
2.轴心国的形成:
《德意议定书》——1936年12月25日,《罗马条约》,标志着德意的结盟。(都是法西斯国家,德意对《凡尔赛合约》不满意,意识形态上有相似之处)
《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日,从政治上走向合作
希特勒的战争行动计划——1937年11月5日
希特勒大肆强调生存空间,宣传他的扩大主义;希特勒阐述了扩张的政策,先大陆后海洋的方针;规定了扩张计划的时间,最晚应在1943年——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