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新课改的评价观

2016-07-14 xredued04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中学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新课程改革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多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对课程实现目标、内容及评价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与此同时,全方位的发展性评价观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因此,我们在此就新课改的评价观进行梳理。

一、现行评价的不足

1.评价内容:重知识评价,轻实践能力及心理素质评价。

2.评价标准:重视统一标准,轻视个性标准。

3.评价方式:重视量化,轻质性评价。

4.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是被动地位,不重视其主动地位的发挥。

5.评价重心: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二、全方位评价

传统的课程评价观认为,课程评价是对学生的评价,是对学生是否很好地掌握了某门课程的评价。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单对学生评价,对教师也进行评价,除此以外还要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评价。

大家可以简单记忆为,新课改是对学生、教师及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三、评价改革重点

既然大家已经明确了评价是对学生、教师及课程实施的评价。那么,这些评价改革的重点又是什么呢?

1.学生评价

关键词:考试只是一种方式;灵活多样;全面发展。

2.教师评价

关键词:以学论教;不能只看学生成绩。

3.课程实施评价

关键词:以学校评价为基础(因为学校最了解自身发展情况);促进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