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解析:斯金纳——强化的分类

2016-07-14 xredued04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中学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斯金纳和同事们在研究什么条件下强化能发挥最佳作用时,根据行为发生与强化物出现间隔的时间,把强化分为连续式强化(也称即时强化)和间隔式强化(也称延缓强化)。

连续式强化是指对每一次或每一阶段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就是说当个体做出一次或一段时间的正确反应后,强化物即时到来或撤去。例如,当孩子扫地后, 家长马上对他进行表扬;当孩子协助妈妈做饭后,家长也即时予以肯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爱做家务的良好习惯。但是当按照连续式强化程序安排建立起了某 种行为并将此行为保持下来之后,倘若不再给予强化时,这种行为就会逐渐消退,如当一个孩子已形成做家务的习惯后,家长对孩子做完家务后不再给予表扬家务的 习惯就会逐渐消退。

间隔式强化是指行为发生与强化物的出现或撤去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或按比率出现或撤去。间隔式强化分为时间式和比率式,时间式又分为定时距式强化和变时距式强化,比率式又分为定比率式强化和变比率式强化。

定时距式强化就是每次过一定时间间隔之后给予强化。例如,每隔5min或10min强化一次。实验表明,2次强化的时间间隔越短,动物的反应就越 快。变时距式强化就是指每次强化的时间间隔不等。例如,第一次隔5min进行强化,第二次隔10min进行强化,第三次隔8min进行强化。

定比率强化是指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呈一固定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强化不是在一定时间间隔,而是在预定的多少次反应之后出现。例如,动物必须在按20 次横杆后才给予强化。实验结果表明,动物在定比率强化中的反应比在定时距式强化中的反应快,并且这种现象在动物和人的活动中普遍存在。他们认为这种强化式 最符合实际,也最有效。变比率式强化是指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比例是变化的。例如,第1次动物在按20次横杆后,给予强化,第2次动物需按30次横杆后才 给予强化,第3次。这类强化有利于学习者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当然,如果这种变化是无规律的,则容易引起学习者不知所从,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