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教师的心理健康

2016-07-15 xredued04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中学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积极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的要求。

3.教师热爱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获得成就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

5.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二、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1.负担过重,过分疲劳;

2.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

3.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要与这些需要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

4.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新教师的自我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自我扩展型;二是自我否定型。

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职业压力

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是由工作引起的,是教师对来自教学情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2.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所产生的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会导致教师产生严重的身心疾病。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