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资料九: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2016-07-15 xredued04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中学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一、我国小学德育的重要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一)导向性原则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第三,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札,欲罢不能。”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第三,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第二,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第三,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