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精髓:学习理论

2016-07-15 xredued04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中学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1.简述人类学习的特点?

人类的学习除了有同动物一样的生物学意义之外,还有社会意义1.以间接经验为主的社会性学习2.以语言为中介3.积极主动性

2.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1)学生学习的接受性(2)学生学习的建构性

学生学习的派生特点:(1)学生学习的定向性(2)学生学习的连续性(3)学生学习的意义性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习主体的变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2)学习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对学习内容有较大的选择性;知识应用能力上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学习的专业性(4)学习方式的多样性(5)学习的研究探索性与创新性。

3.简述桑代克提出学习律?

(1).准备律。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否则就感到烦恼。教学中老师要培养学习动机,学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学生学习的积极心态。

(2).练习律。练习律是指对于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如果多次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3).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加强或减弱,取决于反应结果的好坏,愉快的结果加强联结,厌恶的结果削弱联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学习多奖励少批评以促进学生学习。

4.简述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即一个人从显示给他的大量范例中选择什么来进行观察,以及对范例中的哪些内容进行抽取和知觉。

(2).保持过程。即学习者把观察到的经验转换成表象或言语符号保持在头脑中。

(3).动作过程。即把观察学习到的动作复制出来。

(4).动机过程。即观察获得的行为表现受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

5.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1)学习材料的意义。在客观条件下,学习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学习者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这是指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的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加以联系的心理倾向性。

(3)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