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5
xredued04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中学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在微博上,有学生曾问了欣瑞讲师这样一道题: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对于这道题的争议集中在A和D两个选项上,网上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联想,如果你去百度一下这道题,百度上网友给出的答案也是联想,但这是一个不够专业的答案,正确的答案应该是D想象。
首先,从定义上看,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关 性,即两事物之间有一定关联;二是内容单薄,联想到的事物一般不具有具体的形象。比如看到落叶想到了秋天,这就是联想。但是如果进而在头脑中出现了关于秋 天的诸多画面或情节,这就是想象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联想可以看成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或者说是想象的开端。
再看想象的定义,想象是对头脑中已经储存的表象进行再加工,进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 程。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判断一个思维过程是联想还是想象,我们还可以以是否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为标准。联想是由一个事物进而想起与之有关的另 一个事物,比如看到“星星”这个词,有人马上想到张杰,有人马上想到都教授,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对星星这一事物进行再加工。而读到王维的诗句,在头脑中产生 了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这个过程是读者利用自己头脑中已有表象,结合诗句,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换句话说,如果读者看到王维的诗就想起了自己曾经看到过的一幅画,这是联想;如果读 者看到王维的诗句,就在脑海中产生了画面感,如读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仿佛看到了塞外边陲的风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形象是你之前在图片 或者电视上看见过的,是你头脑中存储的表象,当你根据王维的诗句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幅画面,这个就是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鉴于真相只有一个,所以欣瑞讲师提醒各位考生,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要深入研究,方能得到准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