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6
xredued04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中学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影响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它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机械决定论,也反对精神分析性本能决定论,主张把现实社会的人作为心理学 研究的对象,强调研究人类的现实经验、价值和意义,关心人的本性、创造性潜能、人的自由与选择。他们的研究倾向和对人性的看法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思想动 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康布斯。
1.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充分发掘人的潜能、追求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等观点,迎合了“二战”后美国当时的时代精神发展的需求。其次,美国社会在表面 繁荣的背后面临着许多尖锐的矛盾和严重的异化现象,特别需要有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加以解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正是代表了一种对“科技中心主义”的反 省,代表了美国心理学界对时代精神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再次,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变迁、心理冲突与价值观的危机,需要有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模式。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1)人性论、人道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人性论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
(2)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者都受到了现象学的影响。马斯洛指出,现象学方法更适合于研究人类的个体心理现象。由于现象学更强调自我的内在感受,因此现象学方法应成为心理学所适用的方法。罗杰斯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也是以现象学为基础的。
(3)存在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在本体论上显著地影响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而且也出现了以罗洛•梅为代表的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