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整理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15-02-13 xredued04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整理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

(一)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

建构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学习理论流派,而是一种理论思潮,并且目前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因此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统一的理论体系,存在着不同的取向。

1.激进建构主义

这是在皮亚杰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以冯?格拉塞斯费尔德和斯特菲为代表。激进建构主义有两条基本原则:(1)知识不是通过感觉而被个体被动地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2)认识的机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组织自己的世界。而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

2.社会建构主义

与激进建构主义不同,这是主要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以鲍尔斯菲尔德和库伯为代表。

3.社会文化取向

这种倾向与社会建构主义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它也受到了维果茨基的突出影响,也把学习看成是建构过程,关注学习的社会性方面。

4.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在学习理论学派中,信息加工理论不属于严格的建构主义,因为它认为认知是一个积极的心理加工过程,学习不是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包含了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存储的复杂过程。在此意义上,信息加工论比行为主义大大前进了一步。

(二)不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分歧

不同建构主义差异的基本点,可以概括为“外部输入一内部生成”和“个体建构一社会建构”两个维度上的分歧。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

大多数的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有在日常生活或先前学习中获得的丰富经验和知识,即使是出现一些从未接触过的问题,他们也会从自身的经验背景出发,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智力),来提出对问题合乎逻辑的假设。

(四)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含义

1.认知灵活性理论和随机通达教学2.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3.情境性教学4.支架式教学

推荐: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内部资料、内部测试题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