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整理之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2015-02-13 xredued04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整理之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一)群众性活动

它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受到教育,对活跃学校生活有较大的帮助。这种活动有全校性的或校际性的,有全班性的或班际性的,参加活动的具体人数,则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而定。其具体的活动方式有报告会、讲座、演讲、社团、纪念日活动、文艺主题会、晚会、墙报和黑板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看电影、参观、访问、游览、表演、各项竞赛、公益劳动、文娱训练、体育锻炼等。

(二)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根据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要求以及学校的具体条件,就某一活动内容组成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它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小组活动的种类有:学科小组(文学、数学、历史、地理等)、科技小组(无线电、航模等)、艺术小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体育小组(体操、球类、武术等)、劳动技术小组(电工、电器维修、刺绣、公益服务)等。小组活动要制定活动计划,有固定的活动日和活动时间,有辅导员的具体指导,有严格的纪律制度。

(三)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活动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个人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阅读课外书刊,写读书心得,记日记,练习创作、书法、绘画、演奏、摄影、采集标本,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实验等活动,以及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等。其作用在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个人生活,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范围,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提高独立从事艺术创作和体育锻炼的能力。

推荐: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内部资料、内部测试题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