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整理之人格理论

2015-02-13 xredued04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整理之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体系庞大,包罗万象。他的人格理论强调人是受潜意识本能驱动的,幼年生活经验决定个人今后的命运。这个以潜意识本能驱力为中心概念而建立起来的理论,也称为精神动力学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1.人格的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将其扩展到人的生命全程,认为人格的发展要经历顺序不变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中个体均面临~种发展危机及发展任务。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地位

(1)适当的教育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

埃里克森的理论告诉我们,只有适当的教育才能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适当的教育必须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能满足儿童心理需求的教育。家庭和学校为儿童设计的教育情境必须达到这样的要求,才能有利于儿童的成长。

(2)帮助学生建立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埃里克森认为,指导有方的教师对学生勤奋感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强调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及课堂组织的方法对儿童自我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具有积极的学生观,并对学生的行为多作积极评价。

(3)化解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危机

青少年时代是一个骚动的年龄,各方面都处于剧变时期。青少年希望被当做成人看待,他们愿以表示自己长大成人的行为作反应。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独立性的发展,不能再把中学生当孩子;给以明确的指示,让其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关注同伴之间的交往和影响;鼓励青少年自我教育。

推荐: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内部资料、内部测试题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