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精选练习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五)

2015-03-14 xredued04


1、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答案】D

【欣瑞教育解析】课外是指在课程计划之外,校外是指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2、小学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是以(  )为依据。

A.知识的分类

B.技能的分类

C.目标的分类

D.科学的分类

【答案】D

【欣瑞教育解析】科学的分类是小学教学科目设置的依据。

3、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和(  )。

A.可行性

B.衔接性

C.实践性

D.普及性

【答案】D

【欣瑞教育解析】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应该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体现出普及性。

4、把“小学堂”改为“小学校”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C

【欣瑞教育解析】壬子癸丑学制是1912-1913年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它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

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内容改革

B.课程改革

C.方法改革

D.途径改革

【答案】B

【欣瑞教育解析】教育的一切是围绕着课程来进行的。

6、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研究性学习是该板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了(  )的优势,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

A.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C.接受学习和协作学习

D.掌握学习和接受学习

【答案】B

【欣瑞教育解析】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得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它综合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优势。

7、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B.热爱学生

C.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D.教师的责任心

【答案】B

【欣瑞教育解析】教师的道德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一种特殊的道德要求,核心是热爱学生。

8、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  )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A.体育活动

B.群众活动

C.文娱活动

D.课外活动

【答案】D

【欣瑞教育解析】我国在1986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

A.20世纪50年代以后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答案】B

【欣瑞教育解析】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0、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中。

A.班级教育活动

B.思想品德课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D.班会和校会

【答案】B

【欣瑞教育解析】我国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