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5
xredued01
观察学习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最具有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同时也是教师招聘的宠儿。本章结合这一部分相关知识点与大家分享。
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很多考生不理解何为“没有外显操作”,这指的是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以思维活动为主,无外显行为。
观察学习的基本类型有:
1.直接的观察学习,也成行为的观察学习。指的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日常生活中大部分观察学习属于这种类型。
2.抽象性观察学习。指的是观察者在模仿榜样所示范的某一具体行为表现的过程中,获得有关这一行为的抽象规则或原理,并在相应的情境条件下以某些变化了的形式产生性地表现这一行为。(即基于习得的规则或原理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新行为)
3.创造性观察学习是班杜拉对人类行为的创造性特征所进行的理论说明。指的是观察者通过观察可将各个不同榜样行为特点组合成不同个别榜样特点的新的混合体,即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由4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组成的,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产出过程(复制过程/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1.注意过程:指观察者将其心理资源如感觉通道、知觉活动、认知加工等贯注于示范事件的过程。因而示范事件是影响观察者从而产生观察学习的入口,它决定着个体从大量示范事件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以及从观察对象中获得什么信息,因此,选择性注意在观察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
2.保持过程:是观察者将在观察过程中获得的有关示范行为的信息转换成表象的或者语义概念的符号表征并储存于记忆之中以备后用的过程。所以,在观察学习中,注意过程必须铺之以保持过程,观察学习才能发生。
3.产出过程:就是观察者对示范行为的表现过程,即观察者将在注意过程与保持过程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示范行为的内部符号表征转换成物理形式的外显行为过程。因此,产出过程构成了观察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4.动机过程:是指观察者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由于某种诱因的作用而表现示范行为的过程。动机涉及行为反应的获得与表现的区分,是观察者在某种驱动下表现由前三个过程中所获得的行为方式。
学生态度与品德培养的榜样示范法,心理辅导等方法均基于该理论。本部分在教育实践中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学习并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