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5
xredued01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思维”这一知识点虽然是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但在考试的时候,这一考点仍然是一个重点,以下我们一起来归纳和理解考试的时候,常在“思维”这一内容上的考点。
一、思维的特性
(一)间接性:是指思维总是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例如: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液、脉膊的变化及病人的自诉等,就能诊断直接观察不到的病人内部器官的状态。
(二)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反映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
例如:我们认识到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它不仅指自来水或缸里的水,也指江河湖海里的水。这就是说,思维把握的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而不限于个别事物的个别特征。
二、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把思维分为三类:
(一)直观动作思维(也叫作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例如:幼儿在学习简单计数和加减法时,常常借助于数手指。实际活动一旦停止,他们的思维便立即停下来。
(二)具体形象思维:是指运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例如:儿童计算2+6=8,不是对抽象数字的分析综合,而是在头脑中用二个手指加六个手指,或二个苹果加六个苹果等实物表象相加而计算出来的。
(三)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来进行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有时虽然也需要具体形象的参与,但它主要以概念作为思维的支柱,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联系。
例如:初中各门学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证明与判断等,都离不开抽象逻辑思维。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都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解决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迁移作用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这就是积极的影响,也叫做正迁移。
(二)原型启发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受到某种事物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现象叫做原型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原型能否启发到解决问题,一看原型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有无特征上的相似性,越强、启发作用就大一些。二看主体是否积极地去思考,如不能主动去联想、类比,即使客体间相似性很大也难受到启发。
例如:鲁班因茅草划破手,受茅草叶齿的启发而发明锯子等都是这方面的具体例证。原型对解决问题能否起到启发作用,一是看原型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有无特征上的联系或相似性。相似性越强,启发作用越大。二是看主体是否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若主体不能积极主动地联想、想象和类比推理,即使事物间相似性很大,也难以受到启发。
(三)定势的影响
定势又称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使人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当解决相似或相同问题时,定势有助于人们适用问题的需要,而提高反应速度。但对变化了的情境或课题,定势常有消极作用,会阻碍人们产生更合理有效的思路,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死记硬背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易受定势的消极影响。要解除定势的消极影响,就要改变思维方式,多运用发散思维。
例如: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一道例题,学生对于例题类似的练习做起来非常容易,而对完成与例题差别较大的练习就感到困难。
(四)动机状态
一个人的动机状态,对解决问题起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就其动机性质而言,如果一个人的动机越积极、越有社会价值,他对人的活动推动力就越大,人们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探索就越积极越主动,活动效率就越高,反之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五)情感
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般积极的情绪情感如自信、乐观等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问题解决后所体验到的兴奋、喜悦、自豪等又会进一步激发个体解决更复杂问题的热情,由此构成良性循环。相反,消极的情绪情感会阻碍智力活动的发展。
(六)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某种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但在问题解决中,有时正是在克服这种功能固着中才能找到新的求解思路。
例如:一般认为衬衫是穿的,而不易想到,在必要时可以把衬衫当画布。
此外,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还有问题的情境因素、主体的个性特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