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精髓:认知学习理论

2017-09-16 xredued01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当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1.苛勒的完型一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

完型一顿悟说是由德国的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他通过黑猩猩实验得出完型一顿悟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有: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蓝图)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是一位受格式塔学派影响的行为主义者,他提出的认知学习理论和内部强化理论对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他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包括:

(1)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2)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

发现学习论又称为结构学习论,布鲁纳是发现学习的创始者。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提倡发现学习

所谓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原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提供能够独立探究的教学情境。

③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奥苏伯尔对学习的分类

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进行学习分类:一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

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的联系是合理的或有逻辑基础的,实质性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之间的联系是在理解后建立的,而不是字面上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3)先行组织者策略

奥苏伯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技术——先行组织者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337331076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中学小学幼儿园,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