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9
xredued01
一、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根据文章的展现方式来推断属于哪类)
1.记叙类;2.描写类;3.说明类;4.议论类。
二、语言上的特点(指的是修辞方法的运用)
三、结构上的特点(比如:首位照应(呼应))
四、表达手法(比如:对比、衬托、铺垫)
但是有一点要强调,在所例举的几方面并不是在每一道题中都要所有的方面一一体现。而是要针对于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题是针对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来提问的。那么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小学当中,不同的年级应该有不同的设计语言。但整体上我们都要从三维目标上进行论述。
一、知识与技能:突出你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生字和阅读内容);技能是如何用手段展示这两个方面(会写、诵读)
二、过程与方法:注意用一些词语的意思(通常学习就是过程,通过用就是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抒发自己的感情,学习作者的中心思想。
其中小学低年级关于识字和写字应注意: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3.学会汉语拼音。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小学阅读则要注意:1.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高年级的识字和写字:1.能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2.硬笔书写楷书,有一定的速度。3.在书写中能够体会到美感。而高年级的阅读则是这个年级段应重点讲解的。所以建议大家因该注意:1.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文中有关词语的内涵,体会表达效果。
附:一个教学目标的书写模板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读写本课所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了解本篇课文和作者的一些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朗读方法;通过美读课文,品味语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启发为辅,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融入文本意境。能运用朗读的方法学习诗歌,养成在朗读中学习诗歌的习惯;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学习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品味一篇美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品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
b.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培养关爱生命、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c.提高学生人文涵养,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懂得把握文中的哲理。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337331076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中学、小学、幼儿园,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