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9
xredued01
一、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一)性别角色的含义
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二)幼儿性别角色认识的发展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
2.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二、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
(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1.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
2.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
(三)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
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
(1)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幼儿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2)同伴相互作用;
(3)移情:不论是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还是幼儿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幼儿的移情起作用。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根本的、内在因素。
三、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1.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
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或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破坏玩具、物品或直接争夺;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3.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儿童的教养环境;
(2)社会认知的缺陷和歪曲;
(3)交流及文化影响;
(4)经验积累与强化。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337331076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中学、小学、幼儿园,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