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解析(小学语文)

2018-06-14 xredued01


一、判断题

1.汉字的造字法“六书”是指“象形、会意、指示、形声、转注和假借”。( )

1.【答案】×。解析:“指示”改为“指事”。

2.汉语的调类有五种,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 )

2.【答案】×。解析:汉语的调类为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

3.“比”字的第一笔是“竖钩”。( )

3.【答案】×。解析:“比”字的第一笔是“横”。

二、填空题

1.“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是出自《红楼梦》中的________之手。

1.【答案】林黛玉。解析:出自林黛玉的《葬花吟》。《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2.古时,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不同: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____________。

2.【答案】忘年交。解析:“忘年交”通常是指不拘岁数、辈分有差距,但友情及交情很深厚,思想相似的朋友。多指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友情。出处为《南史·何逊传》。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答案】互文。解析: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着汉时关塞”的意思。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译作: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4.小说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故事情节和环境。

4.【答案】人物形象。解析: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或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