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9
xredued01
一、知识解析
自我意识的发展这部分的知识在整个教育心理学部分属于相对简单的的知识点。考试的过程中通常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单选多选居多,大多考察核心定义,所以各位同学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对该部分的重点知识进行记忆。下面我们就共同学习该部分的重点内容。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1.认识成分。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2.情感成分。即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
3.意志成分。属于自己的控制。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它始于儿童1周岁末,到3周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发展到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判断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从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通过对自我的发现,产生独立的愿望,了解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三)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因而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低,其人格发展主要受外部因素的制约。
(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若个体自认为品德高尚,就会在生活中自觉维护真理和正义,拒绝自以为不正义的事情。反之,个体自认为能力差,解决问题时就会优柔寡断,稍遇障碍便停滞不前。
(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个体的自我调控筛选环境的影响,他们主动接受环境的积极影响,拒绝环境的消极影响。同时,个体的自我调控制约人格发展目标的确定,并影响人格发展目标能否最终实现。
以上三个大方面的内容,在教师招聘考试过程中更愿意考察自我意识的含义和发展,而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各位同学了解即可。
二、考题在线
1.【单选】自我意识是社会个性化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三个方面,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
A.分析自我 B.心理自我 C.评价自我 D.控制自我
【解析】B。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故选择B。
2.【单选】儿童3岁以后自我意识进入( )阶段。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虚拟自我
【解析】B。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发展到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判断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故选择B。
3.【多选题】自我意识包括( )。
A.认识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自我实现
【解析】ABC。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故选择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