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辅导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辅导> 教师编制辅导

教师招聘地理学科备考之教学评价(五)

2019-09-19 xredued01


【夯实理论】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缺一不可。

设计原则:体现系统性、坚持全面性、反应差异性、具有操作性。

设计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习对象。

表述形式:“ABCD”模式。

A:学生是教学对象

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对象应该是学生的行为,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规范的教学目标开头应是“学生能……”,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不能陈述教师应该做什么。如果教学目标的陈述是“教师培养学生……”,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B:行为是教学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

行为是通过使用明确的外显性行为动词来表述的。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具体的、可测量的,不能用比较模糊、不确定的、不便于测量的动词。教学目标应该使用“说出、指出、计算”一类的词语,而不应使用“知道、掌握、了解”一类词。

C:条件是表示学生完成规定行为时的环境

这里的条件包括时间限制、行为情境及所提供的信息等,通常是针对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例如,“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等。

D:程度是教学目标中学生要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程度是评定学生行为的最低依据。例如,“在地形图上至少找出三种地貌类型”。

【小试牛刀】

下面是陈老师设计的“大洲和大洋”一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理解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汪洋、海、海峡的概念

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在大脑中再现它们的位置

3.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像,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的空间观念,利用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方式培养综合素质

问题1:该教学目标的陈述存在哪些不足?

问题2:把“过程与方法”列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维度,是本次课改的一大亮点,依据材料,为“大洲和大洋”一课设计“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1)①教学目标不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案例中“了解”“理解”“掌握”“再现”等行为动词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应该把这些行为动词改成“说出”“描述”“画出”等。

②教学目标的主体是老师而不是学生。课改后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案例中第三条“培养学生”、“帮助学生”、“教育方式”等行为主体都是老师。

③教学目标陈述不够全面性。新课改以后,倡导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去进行陈述。案例中的陈述维度侧重描述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缺失。

(2)通过观看动画和阅读地图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及特点,形成读图、识图、从地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参与绘图、拼图的游戏,熟练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逐步提高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