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6
xredued01
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在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中,主要会出现单选题、辨析题等。单选题主要会考查泛化、分化的例子;辨析题主要会考查概念之间的混淆。
经典性条件作用是由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首创的。巴浦洛夫本来是研究消化系统问题的,1904年获诺贝尔奖。
1900年左右,巴浦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的变化时,需要用容器收集并测量狗闻到食物(肉末)气味后分泌唾液。他意外地发现,狗即使没有闻到肉末的气味,只听到实验人员的脚步声,也会分泌唾液。他推断,消化腺分泌量的变化与外在刺激的性质和出现的时间存在密切关系,由此进行了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实验。
在实验中,如果将肉末放到一条饿狗的口中或嘴巴附近,肉末可以自动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在这里,肉末被称为无条件刺激,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因为无需任何训练和经验而自动出现,被称为无条件反应。如果给狗呈现其他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如果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多次配对呈现,中性刺激就称为条件刺激,能够引起原先只有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也就是唾液分泌的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为条件反应。
经典性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应的强度逐渐减弱,条件反应甚至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消退。
经典性条件刺激一旦形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这被称为条件作用的泛化。例如,狗对节拍器每分钟发出70次的滴答声建立条件作用后,有时当节拍器变快或变慢,甚至钟表发出滴答声,狗也会产生条件反应。在生活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属于无条件刺激的泛化作用。如果只强化条件刺激,而不强化与其相似的其他刺激,就可以导致条件作用的分化。当狗学会只对条件刺激(每分钟70次的滴答声)做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的刺激不做出条件反应,就出现了无条件作用的分化。
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在生活中,谈虎色变就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作用。学生一想到测验或听到即将举行测验就产生焦虑,也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作用。并不是测验使得学生产生焦虑,而是有关测验的观念和语义导致学生焦虑。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学生能够分得清楚“魑”、“魅”、“魍”、“魉”等字,属于巴浦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中的(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1.【答案】D。解析:分化是指对相似的刺激可以做出不同的反应,泛化是指对相似的刺激会做出相同的反应。题中明确指出分得清楚,属于分化。
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2.【答案】C。解析:分化是指对相似的刺激可以做出不同的反应,泛化是指对相似的刺激会做出相同的反应。怕绳是因为绳子与蛇长的比较像,对绳和蛇两种不同的刺激做出了
相同的害怕反应,属于刺激的泛化。
3.狗学会在摇铃时分泌唾液,这是条件反射的(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3.【答案】A。解析: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是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题目中狗对铃声原本没有反应,随着训练,慢慢的狗对铃声有了反应,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故选A。
(二)辨析题
泛化就是分化。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解析:泛化和分化都是巴浦洛夫在其经典性条件作用中提出来的,两者的概念是不同的。分化是指对相似的刺激可以做出不同的反应,泛化是指对相似的刺激会做出相同的反应。所以不能简单的将泛化与分化等同在一起。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