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1
xredued01
第一,谅解式接纳。
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由于幼儿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所以在活动中的许多做法常常不自觉地违反了幼儿园的一些规定。例如,有的幼儿出于好奇,有意拆散玩具或弄乱了教师精心布置的活动区,如果教师不问青红皂白地马上予以严厉批评,就会影响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打击幼儿创造的积极性。所以,在遇到这种行为时,教师应先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再设法指导幼儿,并给予一定的帮助,让幼儿和教师一起想办法重新布置活动区。
第二,引导式接纳。
对于那些有身心缺陷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做到自身情感的接纳,还要引导其他幼儿接纳。例如,刚入园的小朋友由于手背烫伤而受到其他幼儿的嘲笑和排斥,情绪常常低落,不敢与人说话。教师在了解情况后,轻轻拉着小朋友的手,告诉班上的孩子们,该幼儿的手是因为不小心烫伤的,她很痛,后来去医院包扎、消毒、打针、吃药后很久才好的。她其实又干净又听话,老师很喜欢她。这样一来,其他幼儿都不嘲笑她了,该幼儿也慢慢融入了集体生活中。
第三,间隔式接纳。
有些幼儿性格十分外向,常常爱出风头或过于争强好胜,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而是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提醒和诱导。例如,玩游戏时,有的幼儿只愿担任最重要的角色,如开火车的司机、商场的经理,不愿意担任其他角色,也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互换角色。对于这样不太合理的要求,教师最好不要马上给予积极回应或消极批评,而是在游戏结束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表扬那些能主动与他人互换角色的小朋友,提醒那些缺乏合作精神的孩子,通过教师的评价和提醒,使幼儿逐渐学会谦让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