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5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新上机仿真题一

2015-05-22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2.对于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情感的学生来说,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 )

A.系统脱敏法

B.松弛训练法

C.认知转变法

D.肯定性训练

3.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这是( )认知风格。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4.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是由( )提出的。

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埃里克森

D.柯尔.伯格

5.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称之为(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6.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居于第三层次的是( )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7.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8.根据教学评价的参照指标,可分为( )

A.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B.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9.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王老师在讲授该知识前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数轴上一个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一个数可以表示一个点。那么在一个平面上一个点如何用数来表示呢?在总结这节课时王老师结出了答案。这属于课堂总结的哪种方法( )

A.复述法

B.呼应法

C.悬念法

D.比较法

10.“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1.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第三步是( )

A.讽刺

B.助产术

C.定义

D.归纳

12.当班主任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是( )

A.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D.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13.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式是( )

A.自主学习

B.创造学习

C.探究学习

D.合作学习

14.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A.互补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5.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 )

A.教学过程中

B.形成性评价之后

C.形成性评价之前

D.教学过程之后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