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2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 A )。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2、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B )。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3、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其心理成分包括认识成分、( C )。
A.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和意识成分
C.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D.意志成分和认知成分
4、不属于课堂要素的是( D )。
A.学生
B.学习过程
C.学习情境
D.学习信号
5、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A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6、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主张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的教育家是( B )。
A.詹姆斯
B.布鲁纳
C.斯金纳
D.桑代克
7、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B )。
A.重要途径
B.重要方式
C.重要手段
D.重要过程
8、 “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说明教育具有( C )。
A.历史性
B.继承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9、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教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教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C )。
A.单向性
B.双向性
C.多向性
D.成员性
10、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A )。
A.人格
B.性格
C.气质
D.倾向性
11、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C )。
A.社会实践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D.课外活动
12、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分数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指标是( D )。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13、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D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14、( A )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象。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尊
15、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B )。
A.导向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