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2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A.自然社会
B.实际生活
C.语文材料
D.人类
【答案】C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 )学段的识字与写字阶段目标。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答案】A
3.要求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学年阶段是( )。
A.学前班
B.1~2年级
C.3~4年级
D.5~6年级
【答案】C
4.《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3~4年级小学生的课内习作每学年( )次左右。
A.10 B.12 C.14 D.16
【答案】D
5.《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5~6年级小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字。
A.100
B.200
C.300
D.400
【答案】C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 )学段的阅读阶段目标。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答案】B
7.阅读教学过程是(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答案】D
8.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A.拼音认读能力
B.识字写字能力
C.汉字认读能力
D.汉字书写能力
【答案】B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应培养学生具有( )的能力。
A.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B.感受、概括、分析、欣赏
C.理解、分析、评价、积累
D.朗读、分析、理解、写作
【答案】A
1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答案】D
11.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A.估算意识
B.计算意识
C.笔算意识
D.口算意识
【答案】A
12.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次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方式,构建( )结构。
A.文科课程
B.理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答案】D
13.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是( )学段中的目标要求。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答案】A
1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学科之间
C.分析思考
D.合作交流
【答案】A
15.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
A.重要途径
B.重要方式
C.重要手段
D.重要过程
【答案】B
16.小学英语语言技能二级目标关于听说的要求,除了要求能听懂常用指令并做出适当反应,以及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等要求之外,还要求( )。
A.能有较快的听说速度
B.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C.能在说镥中不带汉语腔调
D.能在听音中不进行英汉翻译
【答案】B
二、简答题
1.简述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题要点】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有哪些?
【答题要点】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答题要点】
(1).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
(2).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4).培养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
4.简述小学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答题要点】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