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5
xredued04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竭源泉,指导民族精神的含义,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1、教法:①演示法:利用录像、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②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③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小组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
为了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学生探究合作这一思路展开,教学程序分为七个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