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单项选择题37

2025-03-19 xredued01


1.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部门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沟通和合作

  B.学习和培训

  C.交流和沟通

  D.培训和流动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故本题选D。

  2.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中的( )。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特点。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学为人师”,体现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行为世范”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工作中的示范性。故本题选D。

  3.“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其方法类似于( )。

  A.对话法

  B.陶冶法

  C.实践法

  D.讲授法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陶冶法。题干中古文的意思是,人在少年时代,品性还没有形成、固定,和别人玩耍,受到别人的熏陶,说话、喜笑、举动,虽然无意学习别人,但是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就像别人了。根据其关键词“熏清陶染”“潜移暗化”可判断为陶冶法。故本题选B。

  4.韩愈提出“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体现教师道德中的( )。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师爱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职业信念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为人师表”的规定为:“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题干中,韩愈提出“以身立教”以及“其身亡而其教存”是指教师用自身作为榜样给学生以示范,这样的话,即使教师不在了,他的教育思想还会流芳百世,体现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思想。故本题选C。

  5.“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是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这句话反映的是( )。

  A.教育无目的论

  B.个体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自然主义论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这种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这种把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混在一起的主张,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表现,是不科学、不可取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故本题选A。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