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备考题库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资格备考> 面试备考题库

初中物理说课教案: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2015-07-31 xredued0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曲线运动》的第五节知识。这部份知识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知识。学好这部份知识,一方面可以深化前面所学的匀速圆周运动,另一方面也为学习本章万有引力应用部分的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
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教材在处理这部份知识时,没有采用先用矢量推导得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再由向心加速变的公式得出向心力公式的讲法,而是通过实验说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始终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力--向心力的作用,其大小可以证明为F=mrω2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变的公式a=rω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向心力,什么是向心加速度。能运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变的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懂得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合作过程中,增强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养成敢于发表自己观点,逐步树立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正确的认识观。
(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向心力大小与m、r、ω的关系
二、学生现状分析
1.这部份知识在必修课有所学习,但涉及得不多,再来这本是高三年学习的知识现提前了,学生接受能力肯定有限,这需要教师把握好教学要求。
学生刚刚从初中步入高中,对高中物理的学习还不够得法,应要求教师在学习方法上应以指导。
三、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目标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物理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
本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其主要程序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设计实验→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生活动约占课时的1/2,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学媒体
1.投影仪和投影片
2.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弹簧秤,绳子,小球(若干个),圆珠笔杆套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