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语文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 教师编制语文

2015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中学必背古诗词详解(归园田居(其三))

2015-08-21 xredued04


归园田居(其三)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作品】:归园田居(其三)

【内容】: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作者小传】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五柳先生”,晋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九江)人。曾作过一些地方的小官,任彭泽令仅八十余日就 弃官归隐。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为后人所称赞。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其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金元间诗人元好问 评价他的诗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有《靖节先生集》。

【注释】

《归园田居》共五首,此为其中第三首,写于作者辞彭泽令归隐田园的次年(406)。描述诗人当时的劳动生活和隐居的决心。

[南山]指庐山。

[兴]起。

[理]整顿。

[荒秽]荒草。

[带月]披着月光。带,一作“戴”。

[荷锄]扛着锄头。

[愿无违]不违背隐居躬耕的心愿。

【导读】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著名诗作,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他的诗歌描绘了田园景物及其农村生活和劳动的情景,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充满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淳朴田园的热爱。

《归园田居》其三,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一个封建士大夫肯于扛起锄,早起晚归,披星戴月地劳动,这并不是很容易的。陶渊明宁愿归乡务农,也不肯出卖灵魂换取荣华富贵,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知识分子清高、正直的思想品格。[page]

陶渊明的诗歌往往如实说来,平平淡淡,很少运用夸张手法和华丽词藻。然而却在平淡的外表下,包容有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如锄头、豆苗、 青草、狭道、月光、露珠,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一经诗人的笔触,就会给读者一种似曾相识而又陌生的感觉。“诗意淡,却淡得有味”,这就是此诗的重要特色。

陶渊明不是纯客观地刻画景物,追求形似。他笔下的景物总是诗人的感情,那陪伴他锄草归来的月亮,那沾满衣衫的晶莹露珠,无不富有迷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韵味。

【今译】

庐山脚下种豆忙,豆苗稀少杂草旺。

清早起身除杂草,月夜归来锄头扛。

道路狭窄草木长,夜晚露珠湿衣裳。

露水沾衣不足惜,躬耕四园愿已偿。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教师编制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