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31
xredued04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1.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2.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马斯洛认为的心理健康者的十项标准是: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的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适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练习题:
【单选题】下面哪一条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
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B.智力超常
C.自我调控能力
D.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答案:B
【简答题】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参考答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