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2015-09-02 xredued04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

A.劳动

B.模仿

C.学习

D.本能

【答案】B。解析:美国教育学家盂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2.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班主任工作

B.学科教学

C.品德教育

D.教学管理

【答案】B。解析: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 )

A.进行个别教育

B.组建班集体

C.建立班级秩序

D.指导学生学习

【答案】B。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

4.下列关于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B.人的气质是通过后天因素造成的

C.气质有好坏之分

D.气质能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

【答案】A。解析:气质是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没有优劣之分,不能决定人未来成就的大小。

5.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

A.《大学》

B.《春秋》

C.《学记》

D.《论语》

【答案】C。解析:《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6.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是( )

A.认知过程

B.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C.教师与学生双主体

D.学生主导教师主体

【答案】C。解析: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7.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较大的强制性,与此相对的是,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较大的( )

A.灵活性

B.自愿性

C.自主性

D.发展性

【答案】B。解析: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计划之外,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强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他们可以根 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和状态,选择、控制、调节活动内容和方式等。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课外活动,诱发学生的动机,给予指导,但参加与否,决定权在学生, 不具有强制性。

8.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 )

A.人格型和行为型

B.内向性问题行为和外向性问题行为

C.行为型和情绪型

D.情绪型和人格型

【答案】B。解析: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倾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倾性问题行为。奎伊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三种类型。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