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信息技术学科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题库> 教师资格信息技术学科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之教学反思

2015-10-08 xredued04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教学目的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 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现在很多教师会通过教育实践来反观自己的得失, 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教学反思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教学后记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或教学结束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剖析探索教学中的得失,积累经验,吸取教训;

(2)教学中的灵感、学生创新的见解、好的思想方法等作为教学材料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以后的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3)对教学的得失有清晰的理性认识,并写出简要的再设计,为再教时提供重要的参考。

2.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教师在对典型教育事件进行具体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结论的研究方法。通过案例研究,向他人的经验学习,从 而更好地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求得理论的检验与深化,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升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发展,努力成为 研究型教师。案例反思的深度决定了案例分析的质量,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论功底。其中理论功底尤为重要,因为缺少理论支撑的反思只是简单的 就事论事。案例反思部分的撰写要体现科学性、具体性。

3.教学/教研叙事

教师将自己的某次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为了让教师有话可说,可以配合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教师在课前以集体备课的 方式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课后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然后教师个人将自己的这节公开课相对完整的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一份课堂教 学实录,同样也可以对教研过程进行记录。

4.研讨交流

研讨反思法是通过与同伴交流研讨来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理解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教师要打破教学上的自我封闭, 进行同事间的对话,特别是批判性的对话。它类似于小型专题研讨会,教师相互观摩围绕着上课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并指出所观察的情境,再与其他教师相互 交流。

5.微格教学法

微格教学法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声、像等手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录像后,由专家与教师共同对教学做出客观的评价与分析,帮助教师自我反思,使执教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清晰地认识,并最终熟练地掌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各种技能,达到学会教学。

6.总结反思法

总结反思法是指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的方法。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