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信息技术学科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题库> 教师资格信息技术学科

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一

2015-10-18 xredued02


1、人类社会三大资源:信息、物质和能量。

2、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型、时效性。

3、信息技术: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好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内涵: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

4、了解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并能列举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

第二次:文字的发明

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信息获取

1、 按照承载信息的载体的不同,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并能熟练区分。

2、 获取信息的方法:阅读法、文献法、访谈法、视听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问卷法、网络检索法、遥感遥测法等。

3、 网络信息检索的分类:1、目录检索;2、关键词查询。要能区分并举例(例如每种检索方法常用的网站)。

4、 掌握网络信息下载的方法。

5、 信息价值的判断:1、准确性;2、客观性;3、权威性;4、时效性;5、适用性。要能够鉴别和评价具体实例。

信息加工与表达

1、 信息加工:人们将已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信息应用的需要,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类型,对信息进行的分类整理、修改以及格式转换和存储等加工过程。现代信息加工的主要手段是利用计算机处理。

2、 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doc)、wps、飞腾排版系统和pagemaker。

3、 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excel(*.xls)、金山表格、cced等。

4、 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化的声音信息。计算机中广泛应用的数字化声音文件有两类:一类是专门用于记录乐器声音的MIDI格式的文件;还有一种是采集各种声音的机械振动得到的数字文件WAV。

5、 采样的频率和量化的精度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和数据量。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