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2
xredued02
1.完整读题,认真圈画。
案例分析题的选材一般为课内文章的教学实录,所答问题一般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出评 价,有时候会追加第二问“你会怎么做?”。考生拿到题时,要先完整的阅读已知材料,在读的过程中划出重点环节,即教师好的教学行为和有问题的教学行为,也 可圈点出学生的特别反应。形成对案例评价的初步预想。
2.联系理论,有理有据。
将圈画出的重点与理论相联系。考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课程理论的积累,在考场上才能找到理论来证明自己预想的评价。可结合新课改的精神、语文课程理念、新课标的要求等,来证明案例中教师的行为是否恰当。
3.组织语言,规范作答。
在组织答题语言时,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逻辑恰当。首先,要先表态,说明案例中教师 做法是否恰当。其次,要说明原因。在这一步要先概括教师的教学行为,然后用理论依据来论证,也可以阐述对学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再次,如果教师的教学行为 不当,那么可以谈一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在这一步也要用理论来论证。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教师编制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