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语文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 教师编制语文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文体阅读知识与技巧十一

2015-12-04 xredued02


领会“九大”说明方法

1、举例子

2、分类别: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3、列数据

4、作比较:事物或事理作比较

5、下定义

6、打比方

7、画图表: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统计表等。

8、作诠释: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如:A: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

B: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铀"的外延要小于"银白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

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巧记:分列作下举,打摹作画图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教师编制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