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题库> 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常考知识点六

2015-12-07 xredued01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二】
六、西安事变
1、发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张学良、杨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和影响。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在中共的调解下,和平解决。
【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1)根本原因:当时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为了逼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七、国共合作抗日
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实现过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3)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重点问题突破】国共两次合作比较
2、抗日战争的开始阶段
【了解】国民党在这个时期正面战场组织了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太原会战。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
3、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1)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2)国民党政策开始转变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①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容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
②制造了“皖南事变“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据有节”的方针,对国民党反共浪潮坚决反击,同时为了民族利益,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抗日战争的结束
(1)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生了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八、解放战争
1、两种命运(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两种命运)
(1)中国共产党 1945年召开七大 主张废止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中国国民党 1945年召开六大 主张准备发动内战、坚持一党专政和拒绝成立联合政府。
(3)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①1945年8月,“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②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分定了国民党内战独裁方针。
2、解放战争的过程
(1)中国共产党战略防御阶段
①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1946年6月底,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开始。
②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解放区,国民党由全民进攻转入重点进攻。
【注意】与山东有关的重点战役: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
(2)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进攻阶段
1947年夏,依照毛泽东确立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刘伯承、邓小平千里挺进大别山。
中国共产党转入战略反攻。
(3)双方决战
①背景:解放军的力量已经超过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时间和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胜利。整个东北全部解放,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除少数据点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战争的结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