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语文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 教师编制语文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诗(词)人的观点态度二

2015-12-15 xredued02


托物寄兴——辨物明志,把握主旨

这类诗歌往往运用比兴或象征的表现手法,借咏某一事物表现某种主题。鉴赏这类诗歌首先要辨析“物”的特征,揣摩议论抒情的句子,进而明确所要表现的 主旨。虞世南的《蝉》就是一首托物寄兴的短诗。首先要理解诗中“蝉”的特征,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声音远播。后两句的议论则是表明主旨的:立身品格高洁 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又如骆宾王的《咏蝉》则是借蝉抒写自己遭诬的处境,政治上的不得意及高洁的品性,咏物寄情寓兴达到了物我一 体的境界。曹邺的《官仓鼠》则借官仓里的老鼠比喻那些只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贪官污吏。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教师编制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