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1
xredued02
【注解】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破山寺]即兴福寺,今江苏省常熟市北,始建于南齐,到唐代已成古寺。
[高林]山上高处的树林。佛家称僧人聚集的地方为“丛林”,所以“高林”也有称颂禅院之意。
[曲径通幽处]穿过曲折的小路,到了幽深的地方。
[禅房花木深]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花丛树林的深处。
[潭影空人心]看见平静水潭中的影子,顿觉心中没有一点杂念了。
[万籁此俱寂]大自然和人间的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安静极了。万籁:一切声响。
[磬]和尚念经时敲的一种乐器。
【导读】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诗人在清晨登临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穿过寺中竹林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见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花丛树林的深处。置身如此清幽 的环境,诗人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飞来飞去的鸟儿也似乎被这时的景致激动得格外欢悦。走到清澈的水潭旁,天光云影浮现 潭中,湛然空明,令人尘念顿消。诗人觉得,仿佛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声响都寂灭了,只有悠扬而宏亮的钟磬之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
这首诗笔高古朴,意境深微,造语警策,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含义深邃,意境幽远,富有哲理,尤为欧阳修称道。
【韵译】
清晨我信步来到破山寺,朝阳映照着高高的树林。曲折山道通向幽静处所,禅房深藏之处花卉缤纷。
山光秀丽怡悦群鸟性情,碧潭映影净化人的心灵。自然界的声音全然消失,只听到院里的钟磬声音……
【评析】
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韵。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教师编制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