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综合素质题库> 中学综合素质

2016年教师资格证国考中学《综合素质》“教育观”命题一考点分析

2016-02-29 xredued04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考试越来越近,但是很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是非常迷茫,为此小编整理了一些笔试备考模拟方面的精选试题给大家作为参考。欣瑞教育更为大家准备了海量试题,直接下载手机app即可在线做题,更可以在线和全国的筒子们进行在线PK,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小编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笔试!

命题点1:教育观与素质教育

(一)教育观的定义

教育观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教育观具有思想导向的特性,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种理性目标的形式 陶)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具有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它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有着强化说明的作用,全体教职员工坚定地信奉这种 价值观,就会凝心聚力,形成组织共识,分享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对学校未来充满信心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

(二)什么是素质及素质教育

1.什么是素质

所谓素质,就是指个体的先天禀赋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人类文化在个体心理上的内化和积淀。基础素质大致可以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自然素质,分为身体和生理素质。主要有身高、体重的正常发育,消化、循环、内分泌等主要生理系统的健康和良好发育,以及良好的运动和适应能力。

第二,心理素质。包括直接承担人的认识过程的智力因素和影响人的认识过程及构成人的其他心理活动的智力因素。

第三,社会文化素质。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行为规范、科学文化知识、劳动生活技能以及审美的知识和情趣等。

这三种素质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般来说,生理和身体的素质是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是以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3.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

第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①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②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③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第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第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