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综合素质题库> 中学综合素质

2016年教师资格证国考中学《综合素质》“教育观”命题三考点分析

2016-02-29 xredued04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考试越来越近,但是很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是非常迷茫,为此小编整理了一些笔试备考模拟方面的精选试题给大家作为参考。欣瑞教育更为大家准备了海量试题,直接下载手机app即可在线做题,更可以在线和全国的筒子们进行在线PK,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小编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笔试!

命题点3: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宏观——国家政策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对“素质教育”“素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素质教育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四个方面。

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这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二)中观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微观——学校具体措施

(1)学校管理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学校管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除学校的正式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外,还有各种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3)中小学班主任工作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因此,班级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取决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