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题库> 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2016教师资格国考考试高中历史复习提纲八

2016-03-16 xredued04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考试还有几个月不到的时间了,但是很多考生越来越紧张,不知道自己复习的怎么样了,为此小编整理了一些笔试备考模拟方面的精选试题给大家作为参考。大家可以在线测试试试,欣瑞教育更为大家准备了海量试题,直接下载手机app即可在线做题,更可以在线和全国的筒子们进行在线PK,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小编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笔试!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分期付款膨胀)→股市崩溃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极强。

★影响:(1)造成严重的经济破坏;(2)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3)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美国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全国上下要求改革,1933年就任的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具体措施如下:

(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管制证券业。

(2)复兴工业〖核心内容〗: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生产引起过剩。

(3)调整农业政策: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受损农民提供补贴。

(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社会福利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

★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且措施多以立法形式出现。

★作用: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3、★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即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②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各国进行调整,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经济”。

(2)、建立“福利国家”

①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问题。

②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经济安全。

③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

④日益完备:到六七十年代。

⑤福利国家的利、弊:

利——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弊——到80年代,政府财政不堪重负。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3)、第三产业的兴起〖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①兴起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多样化。

②与第二产业的关系:相互促进。

③作用:提高经济竞争力,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4)、新经济的出现

①出现国家和原因:二战后,美国应用先进科技发展新兴工业↓

〖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激光等〗

②时代和名称由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持续增长,被一家杂志称为“新经济的胜利”。

③实质: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