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题库> 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2016教师资格国考考试高中历史知识点巩固(20)

2016-03-16 xredued04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考试还有几个月不到的时间了,但是很多考生越来越紧张,不知道自己复习的怎么样了,为此小编整理了一些笔试备考模拟方面的精选试题给大家作为参考。大家可以在线测试试试,欣瑞教育更为大家准备了海量试题,直接下载手机app即可在线做题,更可以在线和全国的筒子们进行在线PK,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小编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笔试!

【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指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外交政策贯穿新中国整个发展历程,直到今天,依然是我国的根本外交方针。

一、5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

1、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外交的“三大原则”

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外国建立的耻辱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③“一边倒”——完全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

(分析: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孤立中国,中国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和发展经济,完全导向社会主义阵营)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彻底破裂,中国外交要努力争取两个中间地带(临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2)主要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5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①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②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亚非国际会议”,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万隆十项原则”

【解析】“求同存异”

异: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同: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要求。这是亚非会议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4)特点:包容性和开放性

(5)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②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③亚非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中作用加强。

(2)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大

(3)地位: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的标志。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