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题库> 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2016教师资格国考考试高中历史知识点巩固(12)

2016-03-17 xredued04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考试还有几个月不到的时间了,但是很多考生越来越紧张,不知道自己复习的怎么样了,为此小编整理了一些笔试备考模拟方面的精选试题给大家作为参考。大家可以在线测试试试,欣瑞教育更为大家准备了海量试题,直接下载手机app即可在线做题,更可以在线和全国的筒子们进行在线PK,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小编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笔试!

【 五四爱国运动】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具体原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直接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二、过程

第一阶段

时间:1919年5.4——6.3

活动中心:北京

运动主体:学生

斗争方式:罢课

第二阶段

时间:1919年6.3日之后

活动中心:上海

运动主体:工人阶级

斗争方式:“三罢斗争“

【要点解析】

1、五四运动最具概括性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在五四运动的第二个阶段,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五四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这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仅仅是初步:因为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1、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

2、罢免了张宗祥、陆宗舆和曹汝霖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这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拒绝签订列强条约)

四、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用于解放的精神。

4、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6、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蒙了人民的思想,为革命准备了力量。

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根本不同): 民族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不同: 三民主义

目标不同: 民主共和国

革命深度不同: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

结果不同: 任务没有完成,以失败而告终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根本不同):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不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目标不同:人民民主共和国

革命深度不同: 革命纲领彻底,广泛发动群众

结果不同: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以胜利而告终

六、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比较(模块总复习)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