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xredued04
在2012—2014年的教资考试中,基本都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除了客观题的考查形式,在2015年上半年的考试中还出现了一道材料分析题。
本题主要考查主流思想演变的第二个阶段,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具体考查的知识点包括背景,内容及目的。
综合历年教资的真题我们可以总结出在这一专题中常考的知识点是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的代表及思想和明清之际儒学的代表及思想。
其实很多考生复习的时候也都是朝这几个方向来复习,但是仍然觉得这一专题的题目比较难,尤其是面对那些复杂艰深的文言材料时,根本无从下手,这还是 因为考生没有掌握做选择题的方法,比如2012下半年单选4,题干的材料很不容易理解,但是只要抓住关键词“李贽”,结合他的异端思想,联系题干中的“孔 子”即可得出答案,同样的,2014上半年单选24,只要抓住“明中叶以后”这一关键词也可直接得出答案。这种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在做单选题时非常实用,既 能保证做题的正确率又能节省时间,但这也是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个技巧,因此,考生备考时除了要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还要在练习中注意总结解题的规律和 技巧。
二、备考建议
分析教资真题,归纳总结考点只是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其最终归属还是要指导考生进行有效率的备考。
历年的教资真题中关于这一专题的考查一共出现了六道题目,这六道题中,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考查了三次,其他三个阶段各考查了一次,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教资考试的重点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将其作为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同样是考查主要人物的代表思想,但具体考查的形式和角度也各有不同,2012下半年单选、2013上半年的单选3、2014上半年单选 24都是以材料的形式考查,2014上半年的单选2是将诸子百家的思想放到春秋战国的大背景中去考查,而2014下半年的单选9是将东西方思想进行比较考 查,这种考查的形式其实也为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
首先,考生要将每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识记准确,既要从纵向掌握每一阶段的新特点,又要从横向上区分开每一时期不同思想家的思想,其次,要将代表 人物的思想放到特定的大背景中去考查,深刻理解社会大背景与诸子百家思想的关系,比如法家思想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要求和大一统的趋势,最后要注 意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融会贯通,比如诸子百家的思想会与古希腊人文思想的对比,明清之际的儒学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对比。
此外,在本专题的备考中还有一个值得考生格外关注——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这个点也正是容易与时政热点相联系的一个命题点,比如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上都容易做文章。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归纳总结出教资考试的常见考点及考查的形式,并为考生备考提供了一些建议,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