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5
xredued04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备考需要一定的历史功底,对于已经丢掉书本多年的考生,我们推荐历史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自从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9页。
材料二:
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试述从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求国家出路的历程。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向西方学习,学习其坚船利炮,但并未引起统治阶级足够的重视。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不仅向西方借来了上帝的外衣,用来发动和组织群众,而且,颁布了《资政新篇》,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具有进步性。但限于当时的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进行了洋务运动,照搬和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创办了军事和民用企业,因而这个时期中国实行的是“器物”层面的变革。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君主立宪的方案,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发起了戊戌维新运动,因而这个时期的中国进入了“制度”层面的变革。
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提出了民主共和的方案,采用暴力革命的手段,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把近代向西方学习推到一个新的高度。